top of page

像我這樣的人

  • 作家相片: 賴研
    賴研
  • 2019年3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俗話說:「樹大好遮蔭」。確實大樹枝繁葉茂,資源豐富,也確實比較蔭涼。但是「林大鳥就多」,鳥多也代表鳥屎多,你一直站在樹下也不成,必須努力站在比較高的枝椏上。但是總有你要飛出去的時候,帶著一身光潔亮麗的羽毛,拿出你的名片。

特別想提醒一件事,就是那張薄薄的名片。

在職場的時間久了,遇到第一次見面的客戶我們很習慣的會遞上名片,久而久之沒有名片好像會渾身不自在。

有這張名片,你穿上了國王的新衣。沒有了名片,你赤身露體,於是你真正認識了自己。也許你會想,那我就有這張名片啊,不用白不用啊。重點是名片可能會讓你變遲鈍了,傲慢了,虛偽了,更可怕的是你會看不清楚事實。

那名片到底有什麼用呢? 它只是你在別人面前,工作品質與專業表現的最低指標。當這張名片交到對方手上,對方不管是客戶或是供應商,一定會啟動內心的判斷管理機制,決定如何應對。你首先必須觀察當時情況,要以何種腳色發言,適切的呈現自己。讓自己超出名片上那幾個字的價值,是一種職場上的功課。

沒有了名片,你依然是自己嗎?

你想要成為名片上的你,還是讓名片只是可有可無的配飾,配飾也許是低調的奢華,沒有配飾,人必須依舊有自己的風采。

風采來自讀過的書,是否內化成你的氣質與觀點,看過的電影,是否擴大了你的格局視野,經歷過的職場點點滴滴,是否塑造了生命的高度,與對人性真實的理解。

那些多年累積下來的幾百張,幾千張名片的意義是什麼? 有些名字也許記得,大部分的名字你已經忘記。就算記得,那張名片的主人也許不在那家公司,甚至公司都不復存在。

像你我這樣的人,最終有一天,會成為沒有名片的人,也不再需要名片。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旅途

梅雨方歇,在上海往北京的高鐵上,遇到剛從台北到大陸打拚的年輕人。聊了幾句就發現曾經同為紅樓過客,不覺談了一路。 他的眼神裡有對遠方的期待,更多的是對未知的茫然與焦灼。 四佰年前,美麗之島的祖先們為了活得更好,吃得更飽,悲情的橫渡黑水溝,四佰年後我們以一樣的勇氣,離鄉背井,回...

 
 
 
郭源潮

無論坐那一列火車,那一班飛機,一定有起點有終點。職場怎麼就不會有呢?沒有下不完的棋局,沒有不能被犧牲的棋子。 年輕時可能是兵或卒,只能拼命向前。慢慢的隨著經驗成長,開始扮演車馬炮的角色。自由度增加了些,也有了些新的遊戲規則要遵守。是攻是守,還要看將帥如何差遣。在這個你來我往...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2020 by Mitbox.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