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代:無問西東

  • 作家相片: 賴研
    賴研
  • 2020年1月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鏡頭後的真實人生 第八章

[節錄自維基百科] 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面對矛盾複雜的時代變化在掙扎中前行,最終找尋到自我價值。 本片從 2011 年開始籌備,2012 年在清華大學大禮堂舉辦了正式的新聞發布會,2014 年拍完,直到 2018 年才正式上映。 作為對清華大學校慶的獻禮之作,《無問西東》影片的結尾,用長達七分鐘的字幕介紹了影片中悄無聲息出現的清華傑出校友師長。 《無問西東》之所以姍姍來遲六年,是因為涉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敏感議題。

這是一部被現實扭曲的電影,反諷的是這也是劇中人物的命運與掙扎。

二十世紀的中華民族無疑是悲愴的,壓抑的,屈辱的。無從選擇,許多的中國人或台灣人被迫捲入黑洞般的命運,直至今日。國家認同或民族大義以圖騰般的名義驅使人民選擇,多數人選擇屈服,然後在表面的屈服中繼續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我們每天都活在一個自以為是的時空中,依據我們的理解選擇顏色歸屬感。憑藉著許多名相來定義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甚至企圖用名相來解釋心中許多抽象的感覺。

可憐的善知識也只好隨順眾生,用我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幫我們解惑。多半時候我們似懂非懂,也不敢多問細問,於是就拿著一張自己手繪的地圖,自以為是的走到人生盡處。

他們說那是天堂,其實只是下一段茫茫旅途的入口。無問東西,不計南北,毛不易的這首歌裡有一句,一生太短,一瞬好長,你以為呢?

####


六個六十歲的大男人,其中的主人在鏡頭外,一起聽著跟我們一樣老的歌,有紅酒,有雞腿,還有饅頭。聊著共同有興趣卻不敢追的女人,笑談十八歲那場聯考的挫敗,這樣的機會和話題,難得。

龍江路的夜色陪著我們一起浪漫,晚風略顯秋意。舊夢如落花流水,伊人無緣青春,無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書讀得太多太雜,對人生理解得不夠深的人都有這個毛病。有時候在路上行走,或者有時候拉著捷運的把手晃來晃去,我都會觀察周圍的行人,同方向或反方向的男男女女。跟自己在同一個地點上車,在不同地點下車,或在同一個地點下車,走向各自的方向。

其實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問號,這樣的上上下下,浮浮沉沉到底意義何在?終點為何? 曾經在我十七歲的時候有一群跟我一樣有理想的人究竟被現實吞沒在那裡? 他們真的也像我被吞沒了,還是還在大海裡載沉載浮?

在學理上也許沒有這個名稱,我姑且稱做理想偏執狂。這種病的特徵是心中有一個磁軸,不管白天遇到什麼風吹雨打,晚上只要一覺醒來就打回原形,還是往自己的理想方向前進。

唐朝初年有一位俗家姓陳的年輕人也有這種病,從長安一路向西,在沒有導航系統的時代,竟然穿越戈壁沙漠,跨過帕米爾高原,抵達印度取經,成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知的殊勝妙法,一部心經將佛法以世間文字精妙闡釋。

過去這兩年我遇見了許多以前的同學,發現這些穿越了沙漠的駱駝們儘管風霜難免折磨,眼神依然銳利明亮一如當年。

生命是否無限有待來生,但今日與君偕行,何幸如之。儘管一生如鏽終歸消散,對君的記憶猶如鑽石,某生某世依舊會被拾起。

我因此重新獲得了勇氣,背起行囊,像當年一般,依照心中的地圖邁開了步伐,繼續遠行。

####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2020 by Mitbox.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bottom of page